控制高血磷,拒绝血管钙化
高血磷之所以被称为透析病人的沉默杀手,是因为在初期除了皮肤痒外,往往无声无息; 高血磷引起的并发症,包括:副甲状腺亢进、软组织钙化、骨骼病变、血管钙化、心血管疾病。透析肾友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0~20倍,高达40%以上透析病人皆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死亡。因此,控制「高血磷」、避免血管钙化,是不可轻忽的长期抗战。
高血磷日常饮食之中的磷,除了身体所需的部分以外,多余的磷主要是由肾脏排出;而当肾功能变差时,磷的排出也会有障碍,进而引发高血磷。高血磷( P ) 及高钙磷乘积( Ca × P ) 会造成钙质沉积在身体和血管,导致动脉硬化。首先是血管无法在自由自在的伸缩;第二点是血管逐渐变窄,造成死亡率上升。慢性肾脏病病人所特有的广泛性血管钙化,是心脏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,造成血液透析病人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罹病率及死亡率。
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病人的血磷皆应维持在3.5到5.5 mg/dL间,钙磷乘积应小于55以下(即< 55 mg2/dL2 ) 才安全。
展开剩余68%血磷控制三要素 足量的透析透析时,尿毒毒素( uremic toxin ) 的清除是否足够,即血清尿素氮( blood urea nitrogen) 及肌酐酸 的廓清率须达到一定的标准。血液透析每月至少应测量一次Kt/V(即:(尿素廓清率×透析时间长短)/尿素分布容积)。病患每周透析三次其每次透析量(Kt/V)之最低标准应大于1.4。 其治疗目标:Kt/V大于1.4或尿素氮移除率(urea removal rate, URR)大于70% 。
狭义足量透析乃专注于透析的「量」,足量透析的完整定义应包括透析方式的选择、透析量、营养、水份及电解质的平衡、感染、贫血及生活品质等问题,如皆能得到最好的照料,方可趋近与正常肾脏(native kidney)的水准。
避开高磷食物体重50公斤的人,每日的磷摄取量不可超过800mg。饮食中的磷,包括动植物性的有机磷,以及食物添加物、防腐剂的无机磷。坚果、豆类中含有植物有机磷,较不容易吸收;来自鱼、鸡的动物有机磷则较易吸收,肠道吸收率近30 %。食品添加的无机磷在肠道被吸收率近90%以上,很容易就造成高血磷。
许多火锅料为了增添口感及延长保存期限,会添加磷酸盐类;除了火锅料外,也常添加于汉堡肉、可乐汽水、罐头食品、泡面、披萨与饼干零食等各式各样的加工食品中。这些添加的磷酸盐,被吸收率近90%以上,应尽量避免食用。平常应该要尽量选择未加工过的生鲜食品,并减少使用复合调味料。
使用「磷结合剂」降低血中含磷量降磷药物会与食物中的磷离子结合,降低身体对磷的吸收量。
传统型含钙铝「磷结合剂」:
钙片(碳酸钙丶醋酸钙):最常用的降磷药物,缺点:高血钙、化者应避免或减少使用 铝片(氢氧化铝):适用于严重血磷高或血钙高的病人短期使用;缺点:长期会造成铝中毒·骨头病变、脑病变。新型不含钙、铝「磷结合剂」:
碳酸镧:与磷结合效力强,作用快速降;低钙负担·减少血管钙化;缺点: 肠胃道不适,自费商品、价格贵。
磷减乐:减少血管钙化;缺点:便秘·自费商品、价格贵。
「磷结合剂」注意事项: 「磷结合剂」必须在进食餐中的时候(包含点心与宵夜时间)与食物一起服用。 「磷结合剂」的剂量要遵从医护人员的指示,并依照食物中磷含量的多寡,弹性增减。 依医师指示,按时服用定期监测血中的钙、磷浓度。 发布于:广东省